“数字货币”有望三到五年应用
本报讯 数据真能作为我们未来的新型货币?最近,关于央行要发行“数字货币”的消息,令这一新型的货币形式火了。“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分论坛也成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最热的分论坛之一。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以及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等金融领域的国内外一线数字货币大佬,传递出关于数字货币的前景和途径。
什么是数字货币?早期人类社会的货币是贝、龟、珠、玉、布帛等,后来世界各地的货币先后过渡到金属货币,包括铜币、银币、金币等。再之后开始出现纸币。近年来,电子支付方式进入经济生活,货币呈现为电子货币形态。
但数字货币则与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里的电子货币完全不同。后者仅仅是现有货币的信息化过程,数字货币则不仅仅是支付工具,将是央行发行的一种新型的货币种类。
数字货币有啥好处?李礼辉解释称,如果央行可以成功发行数字货币,一是可以实现更快的、点对点的交易,二是可以保存完整、不可更改的、可追踪的信息。理论上还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货币流通成本。而且央行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每时每刻的货币流通总量,这对于宏观货币管理有好处。可以对资金流动信息进行全面监测,还可以更好监控洗钱以其他犯罪行为。
李礼辉现场透露,数字货币真正投入应用取决于区块链这样的底层技术取得的突破性的进展,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可能三到五年的时间,应该是可以看到数字货币的应用。
而同样作为这场论坛嘉宾的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表示,目前银联也在研究、跟踪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从短期来看,具有防止丢失、篡改、可追溯等特性的技术,可能会在跨境结算对账、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中加以利用。
“我们中国目前这方面的进展还是比较好比较快的。”时文朝表示,央行数字货币仍然在研究过程中,可能有很多选择方案,尚不能确定最终实施时选择什么样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