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闲林北山社区以节为媒巧用“积分杠杆”激
如何破解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冷热不均”难题?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北山社区交出一份创新答卷。面对网格员反映的“居民加入‘一米’小分队意愿不足、矛盾调解参与率低”等治理困局,社区借党群服务中心焕新启用契机,创新推出“节庆搭台+积分唱戏”治理模式,单日吸纳志愿者59名、兑换善治积分237分,为激活基层内生动力提供了可复制的“北山经验”。
日前,一组网格工作统计数据折射出治理窘境——尽管“一米”积分清单覆盖参与治理、困难帮扶等6类服务,但居民参与率长期低于15%。“问题核心在于参与价值不显性、激励反馈不即时。”闲林街道北山社区党委书记章霞萍指出。为此,北山社区将新阵地启用与传统节庆融合,首创“服务即时变现”机制,让居民在活动中直观感受治理红利。
活动在腰鼓《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鼓点中拉开序幕,激昂的节奏点燃居民热情。章书记向300余名居民发出动员:“加入‘一米之交’队伍,把巡查脚步化为平安基石,让调解声音成为和谐纽带!”歌舞《夕阳红》与《红旗飘飘》,以艺术形式展现社区银龄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原创小品《楼上楼下》更成点睛之笔——演员以“3分调解积分卡”道具谢幕,生动演绎漏水纠纷化解全流程,使治理价值变得可触可感。
活动现场特设的“志愿积分即时兑换角”成为最热区域——工作人员生动讲解“矛盾调解积3分、日常巡查积1分”的阶梯规则,居民凭历史参与志愿服务或当日参与游戏获得的积分现场兑换,实现“服务即时变现”。“现在志愿服务攒下的积分能换米面油,太实在啦!”刚兑换完积分的居民李大爷表示。
当合唱《好日子》的欢快旋律响起,“北感幸福、睦邻山和”的治理愿景照进现实。“这场由腰鼓启程、以合唱收尾的嘉年华,本质是治理创新的沉浸式课堂。”章书记总结道。
未来,闲林街道北山社区将持续深化“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模式,通过联盟共建扩充兑换资源库、专业赋能扩容治理人才库、机制创新构建长效生态圈,让“北山经验”成为可持续激活基层内生动力的鲜活样本。